您的位置: 河南自贸区工商财税服务网河南自贸区新闻“三煤一钢”改革攻坚:河南能源真改革才有新天地

“三煤一钢”改革攻坚:河南能源真改革才有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8-3-14 4:10:17内容来源:互联网浏览量:

编者按


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打响以来,经过连续两年的持续攻坚,改革红利得到释放,转型发展初见成效,我省国有企业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以“三煤一钢”为重点的国有工业企业一举扭转了连年大幅亏损的局面,创近五年最好水平。这充分说明,从国有企业面临困境到国有企业效益提升,改革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一招。


今年是我省三年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决胜之年。本报特派出四路记者,总结梳理“三煤一钢”2017年扭亏增盈的举措和2018年改革发展的构想,展现我省国企持续深化改革、锐意转型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下简称“河南能源”)的扭亏为盈,在外界看来是个奇迹。


这家全省最大的国有工业企业,2017年盈利13亿元,同比减亏增盈88亿元,三年来首次实现盈利;2018年1月,盈利1.6亿元,同比增长94.46%,数据一路飘红。


而此前,河南能源的情况与现在有天壤之别:2015年底,资产负债率高达82.2%,仅当年需支付银行的利息就高达115亿元。难怪当时不少人把河南能源看作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改革则活,不改则亡。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重整行装出发。面对严峻的形势,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被称为“1+N”的系列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从工业企业着手,特别是从在河南举足轻重的“三煤一钢”着手,着力解决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化解产能等突出问题。河南能源也由此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推动企业从持续亏损到扭亏为盈,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路。


甩掉“包袱”:负担减轻了,利润上去了


压垮骆驼的是哪根稻草?绝不仅仅是那“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压在它身上的所有重物。


“企业负担减轻了,利润自然上去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富国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改革,就是拿掉压在国企身上的“稻草”。


河南能源是省属国企改革的“排头兵”“大块头”,无论降成本、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去杠杆、市场化债转股,还是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各项改革任务均占到全省的50%左右。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剜的都是自己的肉。


2017年,河南能源面对矛盾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不利因素,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动真碰硬,从供需两端入手精准发力,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工具箱,打出了一套统筹联动的“组合拳”,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实现了绝地奋起,各项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去产能、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点改革工作,更是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肯定。


降成本——改革不能像自由市场买卖商品一样,斤斤计较,挑肥拣瘦。


社会包袱重,河南能源先下决心“瘦身”,涉及254个家属区51.9万户的“三供一业”全部实现属地化管理,仅永城市地方财政就承担了近两亿元。“没有企业发展哪有地方发展呢?所以不能分彼此。”永城市委书记李中华说。


管理层级多,河南能源再下决心“健体”,144家法人单位领导干部勇摘“官帽”服务大局,管理层级由六级压减到四级,企业内部办事效率提升一倍。


去杠杆——市场化债转股是企业降杠杆增活力的有效举措。


2017年,煤炭市场价格呈现回暖态势,河南能源紧抓政策和市场双重机遇,以“股+债”方式投资偿还有息负债,125亿元市场化债转股资金在全省率先落地。“企业资质好、发展有潜力,我们自愿来配对。”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曾俭华说。截至目前,河南能源市场化债转股签约总规模累计达475亿元,如全部落地盘活,企业资产负债率可降低7.5个百分点。


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僵尸企业”不退出,产能过剩矛盾就不能根本化解,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就难以实现。


2017年,河南能源关闭54对矿井、出清1002万吨产能,转岗1.3万多名煤炭职工。“我们或鼓励自主创业,或开展劳务输出,或举办月嫂培训,煤炭职工新饭碗可以这样捧。”鹤煤公司劳资部负责人崔得桥说。河南能源算好债务、资产、人员、土地四本账,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和依法破产两条途径妥善处置33家“僵尸企业”,超出年度计划15家。


“河南能源的改革任务点多、面广、线长、量大,他们甩掉身上的‘包袱’,河南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肩上的‘包袱’就减轻了一半。”一位长期关注河南国企改革的专家这样说。


提质增效:不求规模大,但求精优高


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历程印证,企业做大了不一定能做强,但企业做强了一定会做大。


2018年,河南能源将以崭新的姿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崭新的姿态”,就是沿着“以煤为基、能化并进、产融协同、蜕变转型”的方向,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注重更有质量的精优高发展。


河南能源第一大矿——永煤公司城郊煤矿,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利润8.2亿元,人均功效1255吨,领跑全省煤炭行业。这一系列闪光的业绩,是在产量不是最多、煤价不是最高,并且投入不减、装备升级,工资不降、收入提升的背景下创造的。


精优高发展,城郊煤矿矿长何东升的秘诀是:做好“减法”,“有中生新”强存量。“一方面,推进老采区关闭进程,生产采区关闭一半,形成集约化的生产布局;一方面,依托先进技术装备,积极实施‘大斜长、长走向’大储量工作面设计,可采储量扩充一倍,提升机械化的生产效率。2018年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行之有效的道路走下去。”


河南能源最先进的生产力——永城园区,奏响“黑金”“绿金”变奏曲,跻身全国煤化工园区第一方阵。


黑黢黢的煤炭进入气化炉后,经过化学反应会合成气体,再变成液态的甲醇,然后会延伸出二甲醚、醋酸、乙二醇等产品,直至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杯子、穿的衣服、抹的化妆品、玩的手机。据测算,仅煤炭转化成乙二醇一项,每吨市场价值就能提升10倍。


精优高发展,永城园区党委书记、董事长石自更的绝招是:做好“加法”,“无中生有”扩增量。“新建20万吨乙二醇装置明年投产后,将现有产能下的每小时5.6万标准立方米的富余合成气‘吃光榨净’,实现收入、利润翻一番。瞄准精优高这三个目标持续发力,我们相信2018年企业形势会更加向好。”


“哪里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和桎梏,我们就向哪里开刀,就在哪里改革。”职代会上,马富国颇有感触地说,“没有改革,就没有河南能源的‘重生’。2018年是河南国企改革攻坚的决胜之年,河南能源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本报记者 栾姗)


专家点评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


马富国比喻“改革就是拿掉压在国企身上的‘稻草’”,于是打出了一套统筹联动的“组合拳”。这一切,表面看似“减负”,实质是遵循市场法则,让市场主体回归市场中。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国企改革是调整存量,医治沉疴旧疾;转型发展是优化增量,焕发新生活力。


2018年,循着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重生”的河南能源轻装上阵再出发,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的过程中,从“铺摊子、上规模”的外延粗放式扩张向“上台阶、提质量”的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力争以崭新的姿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一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