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副中心城市建设(中)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新时代的春天,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奏响了洛阳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强音。
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如同一幅幅水墨画,在新时代的春天,绘就了千年古都的多姿多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不断开辟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境界。
机遇叠加,发展踏上新征程
洛阳,一个十三朝古都和现代工业文明交融的城市,在迈向新时代、新征程中,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先后获批,洛阳成为覆盖区。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陆续出台,洛阳被确立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洛阳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说,加快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洛阳副中心城市地位,实现郑州、洛阳主副中心“两个城市遥相呼应”,有助于增强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表示,洛阳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在新征程上率先发展、走在前列!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叠加效应、利好政策的集成效应开始显现。
2017年9月,投资150亿元的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签约,格力电器与洛阳高新区共同建设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2017年11月,投资15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在洛阳高新区开工。银隆将在洛阳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实现年产1万辆纯电动商用车、5000辆纯电动特种专用车等多个新能源车型。
从洽谈到签约、从签约到开工,银隆新能源项目的“两个一百天”创造了令人称赞的“洛阳速度”“洛阳效率”。
打开通道,厚植发展新优势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曾是古代洛阳交通四通八达景象的真实写照。在当今的洛阳交通版图上,高铁、地铁、中亚班列……正成为这个历史古都的新符号。
围绕打好“四张牌”,洛阳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全国性重要交通枢纽,协同推进航空、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建设,积极构筑公铁集疏、陆空衔接、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新优势。
2016年8月,《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获国家批复,洛阳成为中西部首个建设地铁的非省会城市。
与地铁2号线龙门站同时建设的,还有龙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该枢纽是徐兰高铁、呼南高铁交会的重要铁路枢纽站,汇集地铁、长途客运、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一体化近距离换乘,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2017年11月,在中国一拖编组站基础上组建的洛阳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开通了洛阳至中亚地区的集装箱班列,逐步实现了与青岛港、天津港等重要外贸港口的对接合作。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的打好“四张牌”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中心城区,洛阳以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示范城市为契机,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海绵城市建设、游园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等十大提升工程。
在县城,对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实施县城市政道路、供水、气暖等“十大提质工程”405个,全面提升交通、生态、产业和服务的承载能力。今年,洛阳市将投资705亿元用于482个县城提质项目,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正在热映的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从港珠澳大桥、“复兴号”动车到国产大飞机、“中国天眼”等诸多令国人自豪的超级工程,让“洛阳智造”熠熠生辉。
针对产业老的不活、新的不多、结构不优、动力不足等问题,洛阳积极构建涵盖“五大主导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五大特色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说,洛阳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坚持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双向发力”,坚持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双高引领”,坚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双赢并进”,让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改革增动力,创新添活力。
2016年,洛阳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1+N”政策框架设计。
在自创区建设上,洛阳片区在落实国家、省创新政策的基础上,以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为统领,建立了以国家自创区建设、“小微两创”建设和军民融合示范区创建为支撑的“1+3+N”政策体系,推出了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等8个重大专项。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洛阳片区围绕战略定位,突出综合审批与综合监管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带动一个产业。
洛阳市结合产业特色和转型攻坚,创新体制机制招才引智,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集聚院士团队等高端人才。目前,洛阳有省级院士工作站36个,共享两院院士38名,催生了引领产业转型、加速创新发展的“院士经济”。
借力省兽用药品开发院士工作站,普莱柯成功研制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为企业带来了近10亿元的销售收入;基于省大容量锂电池院士工作站,中航锂电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顺利实现产值翻番……“院士经济”已成为引领洛阳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
去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62.9亿元,同比增长11.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7%。
洛阳,老工业基地正焕发出创新发展的新活力。(记者 田宜龙 李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