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牡丹研究领域又一重大突破 洛阳克隆牡丹首露芳容
4月12日,洛阳国际牡丹园的克隆牡丹“洛阳红”在雨中绽放。李宗宽摄
廿载精心培育,一朝初露芳华。4月12日,在位于洛阳市北郊的国际牡丹园万芳园内,专家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洛阳红”牡丹首次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这是继去年洛阳牡丹基因组成功破译之后,我国牡丹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有助于对高档、珍稀牡丹品种的繁育。”牡丹克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孔祥生对记者说。
“牡丹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一直存在性状不可控的难题。”洛阳国际牡丹园高级工程师霍志鹏介绍,去年9月,洛阳牡丹基因组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牡丹基因组在世界上被首次破译。掌握了基因信息,再借助牡丹克隆技术,就能让包含某一特定性状的组织孕育成一株能开花的完整牡丹,不但能控制牡丹的花形、花色,还能控制牡丹籽的出油率,有望实现定制化栽培。
“目前克隆成功的牡丹虽然只增加了数目,但也意味着抢救保护和繁育推广珍稀、高档品种成为可能,这也是下一步科研攻关的重点方向。”孔祥生说。
专家表示,洛阳牡丹克隆技术的成功研发,将有效解决传统牡丹繁殖速度慢、繁殖周期长等问题,大大加快洛阳牡丹产业发展。
克隆牡丹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先将一个活性较强的牡丹侧芽采下,放置于人为创造的无菌培养皿中。利用人工诱导方式,为这个侧芽补充植物激素、湿度、光照等,诱导其长出根、茎、叶。待其长成完整的牡丹幼苗后,就可移栽至盆中,放入温室中进行20天至25天的炼苗。幼苗度过适应期后,就可移栽至大田中。(记者 田宜龙 李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