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督查激励看河南——提升服务 让养老更舒心
健康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全省养老服务的领域,也将快速提升全省养老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
——省民政厅老龄工作处处长 李本谦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随着全省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
我省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将养老服务业列入高成长服务业,扩大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为全省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养老保障。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我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工作予以督查激励,并将在安排养老服务类补助资金时给予倾斜。
居家养老让老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以前小区的老人都各自闷在家里看电视,现在都聚在一起,包饺子、聊天、唱歌,生活变得有滋有味。”5月15日,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60多岁的王奶奶开心地说。
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也能近距离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武陟县大封镇大封村慈善幸福院内,设有休息室、配餐室、健身康复室等场所。幸福院负责人徐春琪说:“老人在一起玩乐,不仅热闹,而且能相互照顾,子女们在外工作也放心。”
我省出台了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发布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标准规范。同时,大力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满足老年人居家餐饮、保洁、医疗等需求,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目前,全省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00多个、农村幸福院1万多个,搭建“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43个,入网服务老人340多万人。
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
对于很多高龄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入住养老院,接受医生护士护工们全方位悉心照顾是最好的选择。
70多岁的罗桐香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儿子做生意忙,她就入住郑州中原晚晴养老服务中心。“在这里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每天早晨会检查身体。环境好、人又多,比家里有意思多了。”罗奶奶说,“服务中心还和郑州市两家医院有合作,老人生大病时,会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我省出台相关办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开办养老服务机构,让越来越多老人享受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服务和照料。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300多家,各类养老床位达5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3.2张。
在增加养老机构的同时,我省还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医养联合体等。目前,全省近80%的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开展医疗服务,新建和正在规划中的规模型养老机构一般都具有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敬老院是农村特困人员(原五保老人)生活的“家园”。我省组织实施敬老院安全、洁净、温暖、文化、幸福工程,对全省1966家敬老院进行重建或改造,为农村特困人员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养老产业满足老人多元服务需求
位于花木之乡鄢陵县的许昌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内,投资90亿元的建业生态新城等一批健康养老养生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这是我省加快建设省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正在规划和建设的以旅游休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有80多个。
省民政厅老龄工作处处长李本谦介绍:“健康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全省养老服务的领域,也将快速提升全省养老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记者 卢松)
连线专家
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从传统的养老模式发展到庞大的养老产业,构建适合群众多种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既是河南必须跨过的一道大坎,也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难题。在应对“银发浪潮”带来的问题时,河南通过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加快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全面提高敬老院服务质量,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河南养老服务体系会越来越完善,“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的美好生活画面,一定会在中原大地处处呈现。(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冯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