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完善特殊贫困群体保障 政府财政兜底群众心中有底
5月20日,鹿邑县宋河镇药铺村一处小院,71岁的陈进杰安详地坐在屋门口,缓缓向记者讲述着。
春节前的那场大病让老人仍心有余悸。当时,陈进杰无法进食,经检查需要喉部手术,住院一个多月,医疗费用5万多元。
“家里也就两三亩地,老伴偶尔帮人打个零工。”5万多元的医疗费,让病床上的陈进杰不住唉声叹气。
出院结算时,陈进杰愁容消散。合作医疗报销了3万多元,大病保险和困难群众补充保险报销了近万元,县财政出资购买的大病兜底商业保险又报销了1万多元。整个治疗费用合计报销98.2%,陈进杰个人仅支付了970多元。
“脱贫攻坚战已由全面推进转为集中总攻,面临的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特殊贫困群体的兜底保障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脱贫攻坚战中难啃的‘硬骨头’。”鹿邑县委书记梁建松道。
数据显示,目前鹿邑县未脱贫贫困户中,按致贫原因分:因病致贫约占80%,因残致贫约占13%,因学致贫约占3%。
为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该县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大病救助政策基础上,县财政另外出资166万元,为困难群众购买了大病兜底商业保险。
而对因病不能自理,家庭又无护理人员的农村贫困大病患者,“爱心病房”更是雪中送炭,该县各卫生院设置固定病房,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集中救治护理。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是因残致贫家庭的真实写照。如何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改变这种状况?
记者在太清宫镇营子寨村看到,一处占地十多亩的工地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施工负责人介绍,正在建设的是鹿邑县贫困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再过几个月,托养中心便能竣工交付使用。
该县投资210万元建立托养中心,对全县70多名没有自理能力、家里无护理人员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实施集中供养。同时投入528万元,对全县176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救助,送专业机构进行治疗,政策补偿后的费用由县财政兜底。
针对因学致贫户,该县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提供财政再救助,对因学致贫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初中生每年补助1000元,高中生每年补助2000元。对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学生,则由学校安排专职生活老师,一对一帮扶,每生每学期专项补助3000元。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攻坚克难不断摸索,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兜底保障工作,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鹿邑县县长李刚表示。(本报记者 赵春喜 本报通讯员 杨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