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半年河南经济新气质:破旧立新 加快动能转换
在郑州海马汽车生产车间,工人正组装新能源汽车。(本报资料 图片)
“非新无以为进。”一个区域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让旧动能焕发生机。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勇于破旧立新、主动优化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新生态正在崛起。
◎传统产业“旧貌换新颜”
我省传统产业过去占比重较大,近年来通过去产能和调整结构,突出“技术水平调高、制造能力调强、产业结构调优、产业链条调长”,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今年5月,安钢第二炼轧厂成功完成了郑煤机欧标订单中S890Q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的冶炼和轧制,该品种是目前炉卷生产线上生产的强度级别最高的钢种,标志着安钢在高强板领域实现了全钢级、全钢种、全规格供货,成功挺进高端特钢市场。
安钢作为我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正大踏步走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安钢正在实现由‘普钢’向‘优钢’的华丽转身。去年以来,安钢高强板、汽车用钢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并生产出第一卷冷轧镀锌卷,填补了河南高端冷轧产品领域的空白。今年上半年,企业效益有了明显提升。”安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以来,全省原材料工业持续向高精尖转型,产品结构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转化,产业链不断延伸。上半年,铝工业中铝型材、铝带材、铝箔材产量分别增长9.3%、20.3%、13.4%;化学工业中精甲醇产量增长10.3%,高于上游原煤增速7.9个百分点;合成聚酯纤维产量增长34.5%,高于上游精对苯二甲酸(PTA)26.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产能过剩领域产品产量持续下降,上半年全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4.2%、6.7%、3.4%。
与过剩产能快速出清对应的是优势产业的稳步增长,上半年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宇通客车、中铁装备、双汇食品、森源电气等重点制造业企业保持良好势头,成为稳增长的中坚力量。
◎新兴产业逐步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是关键,全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向创新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
海马爱尚EV——这款出自海马郑州工厂的新能源汽车,集小巧时尚和环保节能于一体,续航里程大于150公里,百公里的电费仅为4元。今年上半年,该款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了河南新能源汽车上牌数量第一名。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上半年产量增长301.8%,上牌数量达到了2.6万余辆。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9.9%,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代表技术进步方向、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快速增长,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3.8%,汽车仪器仪表产量增长155.2%,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29.7%。
在中信重工伊滨高端制造产业园,员工正在紧张忙碌,几台最新下线的机器人整装待发。中信重工通过自主研发,拥有了履带式机器人平台、水下机器人平台、巡检机器人平台、管道机器人平台、钻孔探测机器人平台等五大平台20余种机器人产品,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今年上半年,中信重工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板块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成为公司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从投资结构看,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投资主力军。上半年投资增长最快的为第三产业,增长达到14.4%。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0.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8.9%,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平煤神马集团“中国尼龙城”建设快速推进,园区内签约、在建企业增加到18家,涉及化纤纺织、工程塑料、聚氨酯三大领域,产业的集聚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个技术含量高、循环经济特征明显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新城正在形成。
◎新动能孕育新力量
从创新的视角观察河南经济增长,可明显感知其中的生机。上半年,全省大规模启动“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与服务业融合效益不断显现,“流汗型经济”少了,“智慧型经济”多了,新动能正在孕育蓬勃的力量。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从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的进程不难看出,河南经济的动力活力在持续增强。
从改革看,我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效应显现,今年1月至5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2个百分点;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加,大众创业蓬勃发展,上半年日均新设立企业912户。
从开放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新入驻企业14369家;新开通郑州至悉尼、郑州至莫斯科等洲际航线,融入“一带一路”取得良好成效;网上丝绸之路持续发力,1月至5月跨境电商进出口(含快递包裹)增长41.4%。
从创新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73.1%;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网络零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成果不断涌现。
以最为活跃的信息经济来看,今年上半年,全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单位总数增加到1871家,居全国第7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1%。互联网融合业务加快发展,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物联网用户新增数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5位,同比增长64.3%、298.8%。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生产制造、产业逻辑、商业模式都在发生变革。河南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厚植创新土壤,筑牢创新基础,才能加快缩小差距,实现破旧立新。(本报记者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