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省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之八: “垃圾围村”成为过去式
禹州市火龙镇刘沟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分类回收垃圾桶,这些垃圾桶分别收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村里还建有垃圾处理中心,对垃圾分拣后进行合理处置(7月23日摄)。(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垃圾堆不见了,苍蝇、蚊子也少了,村民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的现象少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俺村和城里一样干净。”7月23日,常年在外工作的王建设回到南乐县老家,对家乡的变化赞不绝口。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过去,南乐县乡与乡、村与村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垃圾清运、处理规划,既不符合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环境污染,“垃圾围村”现象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我们痛定思痛、大胆创新,全面推行‘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分类治理、资金保障、三级监管’的治理方式,达到了‘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的五有标准,逐步攻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南乐县县长刘冰说。
如今,在南乐县,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也吸引了八方游客。
治环境:补齐农村短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这是我省2018年的民生实事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今年全省62个县(市、区)要完成省级达标验收;全省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要达到82%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68%以上,新建或改造升级2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或处理体系。
我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市场运作,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省、市、县、乡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为推进涉牧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我省已经建立河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联席会议制度,派出18个工作组对重点民生实事办理进行督促指导。
啥成效:上半年任务完成
来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6月底,今年要完成省级达标验收的62个县(市、区)保洁队伍基本健全,共配备保洁员116974名、管理人员9420名,村庄保洁员配备占比达到2‰以上。840个乡镇有975个垃圾中转站建成使用,有3098辆大型垃圾运输车正常运行,22045个行政村配备保洁车辆62465辆、村垃圾收集桶(箱、池)1034911个。同时,村庄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62个县(市、区)的22045个行政村,有1577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占比为71.6%。
截至6月底,全省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81.5%,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67.4%,基本完成目标任务;新建或改造升级的2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或处理体系中,平顶山、新乡、焦作、濮阳、驻马店、新蔡等6个项目县正在完善方案,4个项目县正在进行招标,10个项目县已开工建设。
动态管:反弹将被“退出”
今年年底,62个县(市、区)将初步形成“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生活垃圾运行体系。
“扫干净”即村庄内干净整洁,无垃圾乱堆乱放;“转运走”即村庄、乡镇垃圾清运要及时,有详细完整的转运记录;“处理好”即农村生活垃圾要做到无害化处理;“保持住”即按照“五有”标准,确保清扫、转运、处理体系运行正常。
验收达标的县(市、区)也不是“一劳永逸”。“我省将加大对已完成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县(市、区)的监管,适时开展复查,稳固垃圾治理成果,对治理效果反弹严重的,将实施警告退出机制,对问题突出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把这一民生实事办实办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