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管理精细化:“路长制”延伸城市管理内涵
日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路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年年底前,全面实施“路长制”管理模式,实行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建立包秩序、包卫生、包立面的制度。(见7月26日《大河报》)
河流有河长,湖泊有湖长,城市道路也要有路长了。“路长制”作为一项创新的道路管理制度,在全国多地频频出现且各有各的亮点:2017年北京应对“最堵9月”,交管部门实行“路长责任制”,重点道路均有一线交警实名承包负责治堵;今年1月,福建永安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旨在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交通保障;今年2月起,海口警方大力推进“路长制”警务模式,打击街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让道路更美。实行“路长制”后,就像农田包产到户,每个路长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落实责任,提升效率。
博采众长,见贤思齐,在吸纳了各地好经验的基础之上,郑州此次实施“路长制”看点颇多——覆盖面更广,主城区重点区域所辖道路几乎都在管理考核范围内,真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工作机制更健全,总路长、副总路长、一级路长各司其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措施更规范,在路边设道路管理责任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方便市民监督;考核也更严密,动态开展红黑旗评比,严格兑现奖惩,激发担当作为。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在于落实。要塑造一个更有秩序的城市生活共同体,就要有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精神,奔着问题去,迎着风险上,不能遇到困难就妥协退让,有所争议就止步不前。“路长制”这样事关民生、事无巨细的改革举措尤为如此。“路长制”不是在每条路边竖起个责任牌就完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下足调查研究的功夫,早晚高峰时真正去路上看一看,轻车简从去路边小店和店主聊一聊,抽空在网上逛逛“高楼迷”或“地铁族”论坛,找一找热心网友对片区规划充满“脑洞”的建议,如此方能对焦点矛盾、复杂问题、民意呼声做到心中有数。
好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的走线顺不顺、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近年来,杭州不仅市容市貌显著提升,优质的管理更是催生出了市民自发、自主的管理参与意识,这几天火遍网络的杭州“爱心冰柜”,就是多年精细化管理沉淀出的智慧和素养,有着万千杭州市民对城市文化的热忱集聚。以“路长制”的实施为起点,增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城市道路平整畅通、交通秩序规范有序、城市亮化流光溢彩、城区河道水清岸绿……管理精细化,潜力无穷大,一个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魅力的郑州,正徐徐走来。(本报评论员 刘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