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面探索农业综合水价改革 漫灌变滴灌 浇地更划算
图为2017年3月21日,鹤壁浚县中鹤集团5万亩高标准清洁粮源生产基地上,一台大型平移式智能喷灌设备正在紧张作业。本报资料图片
2016年年底,我省出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2017年,我省在24个县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今年改革试点向全省推开,确保所有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都进行改革探索。
让农民浇地用上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设施,浇起地来更省钱更方便。9月4日,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今年正向全省推开。
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副处长李立新说,近年来,我省一直在积极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6年年底,我省出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我省所有灌溉面积农业水价改革工作。2017年,我省在24个县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面积100万亩。今年改革试点向全省推开,确保所有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都进行改革探索。
今年8月,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发出通知,对我省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提出了指导意见,合理确定农业灌溉初始水权,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农业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对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用水实行分类水价制度。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会不会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性?“由中央、省财政负责投资的高效灌溉设施,一直铺设到田间地头,农民用水更方便,加上政府对改革措施进行补贴,不但不会加重农民负担,农民浇地反倒会更方便、更省钱。”李立新说。
李立新分析,一些经济作物用水量很大,经济效益较高,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将充分考虑当地缺水条件和农民承受能力。从我省试点地区的经验看,种植经济作物表面上水价提高了,但由于采用了高效灌溉设施,水量计算更加精确,农民水费负担不升反降。
郏县是我省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试点县。郏县综合考虑灌溉水源条件、原用水价格和用水户需求,实行全成本定价:自流灌区粮食作物水价为每立方米0.63元,经济作物水价为每立方米0.75元。郏县堂街东村的马青阳种了四五十亩地,小麦和烟叶轮作。以前每吨水0.4元,每年支付五六千元水费,改革后虽然涨了价,但粮食作物用水定额内给予补贴,一年总体水费只有三四千元。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多方面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全力推进。李立新介绍,为指导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今年我省除了已经出台的水价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外,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还要出台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意见,水利部门将修订我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还将出台农业水权交易办法,以从制度上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三个指导性文件,将有力助推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朝山介绍,以前,不少地方农民浇地仅需要支付动力费用,大水漫灌、浪费水现象普遍存在。而我省水资源十分缺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0%左右,节约用水潜力巨大。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首先要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实行计量收费,喷灌、微灌、滴灌等替代了漫灌,用水总量就会明显下降,可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冯朝山分析,多年来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国家就是要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基层农民用水组织,增加的部分水费由基层农民用水组织管理使用,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的维修养护,让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用、有人修”,走出“年久失修、反复投资”的死胡同,让建设好的水利设施能长期运行下去,持续惠及农民。(记者 高长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