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原学建设 让中原更加出彩
编者按
近年来,省社科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指出:“省社科联着眼构筑文化高地,探索建设‘中原学’新兴学科,在全国产生了较好影响。”中原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产物。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需要推动深化中原学研究,为实现“两个高质量”提供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与智力支持。
努力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中原学的诞生及使命、担当
□李庚香
中原学,是对传统中原理学(宋学中二程之洛学)的扬弃,是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接着讲”,是以中原历史文化为根基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中去看。”中原文化研究是河南最有基础和条件、创新空间较大、能够确立国内外领先地位的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可以说,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是一座值得不断深入开掘的研究“富矿”,也是具有中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高峰,是对儒学的系统化、整合化、哲学化。冯友兰的新理学,主要是内圣外王之学,体现了用近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区别,中原学主要是一种“道”学,而非“德”学,这也是中原学更具现代性的地方。
中原学,是河南建设现代化强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综合性学科。一个国家要出彩,就要有对知识体系的贡献,看其是否在知识上能够扮演一个有力的角色。改革开放40年,河南抓住了两大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一是枢纽经济。进入新时代,特别是走好未来33年的新长征路,河南必须抓住“高质量”和“创新”这两大机遇来抢占先机、赢得未来。这就要求中原学研究,“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中原儿女和中华民族贡献具有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的高质量成果。如今,河南关于“两个高质量”建设的探索,体现了“第一要务”和“最大政绩”的有机统一,与两个“伟大革命”是完全一致的,标志着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施政方略的新高度,而对于“创新”哲学的关注才刚刚开始。
中原学,是关于老家河南、出彩河南、创新河南、幸福河南的地方性知识,是赢得河南未来的开放性学科。老家河南,与河南的根亲文化、姓氏文化相关联,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圣地;出彩河南,离不开改革开放40年河南的蓄势待发,是亿万河南儿女的精神家园;创新河南,是继改革开放之后的又一关键招数,是河南制胜未来的钥匙;幸福河南,是现代化强国中的中国福地,是建设现代化强省的归宿。新时代的河南,必将以古文明,以中联通,以新出彩。
建设中原学,体现了深刻的时代自信。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每一门学科的提出或创立,不仅有其哲学基础,还有它的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的理论,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质的学科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还要让世界从深层次上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建设中原学,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巨大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需要真理和智慧,需要真知灼见,需要创见、高见、远见。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多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建设中原学,体现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河南探索。河南是一个中原大省,要走高质量发展“出彩”之路,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建设现代化强省,迫切需要思想指引和学理支撑,但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当代河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的复杂和中原社科界理论的贫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如何认识这“一方水土”、如何认识这个“小气候”,我们经常是“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建设中原学,是河南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新时代中原儿女的思想共识和行为自觉。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建构中国学,新时代让中原更出彩需要建构“中原学”。继我们在2016年提出“中原学”前后,徐光春的黄帝学(信阳师院的炎黄学)、张广智的大嵩山学、关爱和的黄河学、河南大学的宋学、河南省社科院的洛阳学,还有南阳学等相继加入了建设这一地方性学科的“大合唱”之中。这些研究以中原文化为基点,确立多个学科研究方向,为持续构建“中原学”提供了体系化的学科支撑,也体现了我省学术研究水平和繁荣程度。
中原学要努力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201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河南“积极推进具有中原文化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充足的文化条件”,并明确提出要“形成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精神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的文化发展哲学”;2014年在北京大学他又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这为构建中原学提供了文史哲相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2015年3月王岐山同志在视察林州红旗渠时指出,“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驾驭现实,用历史、哲学、文化思考支撑信心”,进一步为我们建构中原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引。这样,以唯物辩证法驾驭现实,以文史哲树立文化自信,文史哲一体化(包括文物、文艺、文化、文明、文创五位一体的文化体系)、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精神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进的中原学学科的理论形态就具有了初步轮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因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这个基础上,“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在这个意义上,中原学要努力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担当和气魄。中原学所要做的就是要立足中原大地,努力传承中国思想史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志向,努力为时代立心,为民族铸魂,着力解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努力构筑现代中原的思想自我,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中原学始终“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作者系河南省社科联主席、研究员)
中原学初探
□关爱和
“中原学”是一个学科概念。如同敦煌学、故宫学、长安学一样,应该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中原在地域上讲,是指河南及其毗邻地区。中原是华夏历史文明形成与传承的腹地。对“中原学”的研究和文化认同,关系到民族信仰与精神凝聚等重大问题。正确回答“我是谁”,以增强民族自信为己任,应该是“中原学”的题中之义。“中原学”秉承“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的理念,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体化趋势,而战乱、贫困、疾病、灾害依然侵扰众多国家地区的今天,“中原学”的价值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原学”以中原哲学、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制度为研究对象,努力描述历史、还原历史,准确回答“我从哪里来”,是必要的;在世界文明存在和变化的大潮中,中国如何在本土历史与思想资源的滋养下,完成转型,加快发展,自信回答“我到哪里去”,对中华民族的道路选择,意义更为重大。“中原学”面对过去,也面向未来。
“中原学”在黄河流域孕育,是黄河文明的组成部分。黄河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续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也是至今仍成为支撑中国道路、中国自信的源头活水。在黄河文明发育成长的早期中国、转型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原学”都以无限的特立独行丰富着黄河文明。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体系中,“中原学”既是源,也是流。
在近代中国西风东渐的背景下,严复、梁启超论学术,以为“学”重在学理会通,“术”重在操作实践。“中原学”的研究需要审视历史,总结规律,会通学理;更需要以史为鉴,把握当下,观照现实。“中原学”应是“学”与“术”兼备之学。
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呼唤“中原学”成为中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思想资源。而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精神,又何尝不是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思想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称赞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在古代中国所形成的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中国所形成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都是“中原学”的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都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撑。
期待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学”与“术”兼备,“源”与“流”会通,面向历史与未来,贡献于中国与世界的“中原学”兴起于中原大地。(作者系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原学是理论自信的体现
□张新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全新的学术命题,中原学的概念,是河南学术界长期关注河南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对于河南发展和河南文化的深层思考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什么是中原学?为什么是中原学而不是其他?中原学就是中原地方的学问。中原学,就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这一特定地域所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以中原历史文化丰富积淀为挖掘研究的重点,主要解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以当代中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重点,主要解决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问题。中原(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其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实现“两个高质量”,“三农”问题如何真正解决,文化资源丰厚如何深入挖掘弘扬,这些研究在中国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构建中原学,从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对中原地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努力探寻古今中原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一方面,构建中原学是为了破解中原,甚至中国发展所必须探寻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利用各自优长,聚焦中原,为探索中原发展的内在规律献计献策。
中原学属于地方学的研究范畴,其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最重要的问题涉及以下若干层面:一是中原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中原学的概念、特点、研究对象与方法等。二是中原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如中原地区的文明演进规律研究等。三是中原学的历史问题研究。如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等。四是中原学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原地区的元典文化及其贡献等。五是中原学的现实问题研究。(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建构“中原学”范式的思考
□田宪臣
作为一个正在构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中原学”研究需要形成自己的学科范式。
1.价值目标:出彩中原。价值是“中原学”学科的内在气质之所在,对价值的探讨应该融贯于整个“中原学”研究中。当然,对于综合性的学科而言,“中原学”不可能有唯一的价值取向。我主张借用“中原出彩”一词来统摄“中原学”的价值目标。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中原学”正是以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是以让新时代“中原出彩”为价值追求的。
2.理论基石:实践理性。从“中原学”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也应当成为建构“中原学”范式的理论基石。首先,“中原学”是实践导向的,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构成的现象性存在。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彰显着“中原学”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逻辑起点上,“中原学”是从理论形态上“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并进而“改变世界”。其次,“中原学”具有“历史性、境遇性、实践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纯理论学术研究,必然需要与现实结合起来。再次,在“中原学”的发展进程中,也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唯一的范式,它必将随着河南经济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最后,“中原学”的研究需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否则,将会割裂理论、文化背景、社会思想之间的关联,也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地实现自身的理论价值。
3.历史基础——历史积淀。“中原学”是历史的存在,具有“历史性”特征,其研究范式的构建应充分考虑研究对象之于时空的敏感性,应在整个“中原学”的发展历史中去寻求价值,将其历时性关系作为考察“中原学”之属性的重要依据。一方面,要深刻理解“中原学”的历史文化渊源。现代“中原学”应是在中原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要对中原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梳理。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其真精神和文化的深层结构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挖掘。
4.方法进路——兼容多元。“中原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要有基本的假设、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中原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要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带来的视角局限。一些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旨在寻求“中原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路径与思考方式,可以为“中原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必将促进“中原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5.论域张力——问题导向。就研究对象的侧重点而言,“中原学”研究可以归结为问题导向。同时,就自身的发展逻辑而言,“中原学”就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围绕“‘中原学’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中原学”之存在是怎样地“存在着”以及怎样的存在才是“‘中原学’之存在”等问题而展开研究。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研究,而必须放在整个社会生活的背景上去做综合的考察。(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推进中原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丁素
古老河南,因文化而兴,今日中原,当然也能因文化而起。让中原更加出彩,不仅包含着昔日的文化河南之彩,而且也昭示着只有河南文化的亮彩,才会让中原更加有彩。中原学的提出与研究,就是让中原古之光彩焕发今日亮彩的一笔文化浓彩。为中原学研究的兴起鼓与呼,可以也应该成为中原学人的共识。
总体讲,中原学应当是对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核心地域、核心问题的再研究、再概括,是对中原文化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形态去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又怎么样在根与魂的核心内容上体现中原文化的风采和已有的贡献这两方面互动关系的现代新解、当代新释。我以为中原学研究应从学理与现实的关系上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研究原则要体现继往开来。中原学内容浩繁,究其学科、学识、学术、学理还是学派,都应在继与往的关系上体现“学”的形神兼备之特质。既要注意在非西方语境下中原的“理”之学,也不一定全然都在传统中论术说道,而应在中西马融通、传统与现代融汇、理论与实践融和中,基于传承沉思本来,立足当下反省本来,面向未来继往开来,把协调文化河南与文明中国的互动关系、构建中原文化传统与传统中原文化的内生逻辑、统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两大文明局域作为重要问题,让中原学在深耕中原文化中生根,在筑垒文化高地上造峰。研究应秉持传承历史要展示中原元素,说古讲今要展现中原智慧,谈今论古要展露中原之道,据理言世要展望继往开来,以当下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出招、为发展出力、让中原出彩。
二是学理架构要体现系统完备。总的来说,学理架构应面向实际问题和现实要求。框架的系统意在为实际而说理,学术的完备旨在为现实而通道。不能学术只说道理而不顾实际,学问只讲高深而不谈现实。当知识体系以完备要旨为本、思想体系以逻辑脉络为要、价值体系以突显特色为重,据此来彰显中原精神家园和中原文化智慧。这里需要重于三点:第一要有根植于中原文化的本土范畴。要从学理化、共同性和实践性上提出系列概念群,只提单个概念显然是不行的。第二个要有基于范畴的学理体系构建,形成一套自洽的学理系统。如提出“中原学”要核心主体突出,以何为“中轴”讲问题;要基本问题明确,以哪些问题论事理;要概念规约完整,以怎样的话语来表达;要逻辑线索严密,以什么样的推理谈过程;要研究范式成体,以何种的方式言结论。第三个要有超越本土概念的理论意义。“中原学”提出来,既要应本土,又要适普遍;要有让中原人特有的方式看世界,也要有让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河南;使“中原学”在学术市场上有竞争,在现实市场上有价值。
三是研究方式要适应现实要求。研究“中原学”既有能反映学术化的研究办法和能力,更要有适应时代要求、河南发展需要的实现方式和成果。应坚持理论推动实践、学理服务现实来看待中原学研究。具体讲,就是以建设河南文化高地为目标,以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为任务,以实施一批中原文化创新工程为载体,以打造中原智库为核心,推介中原学学派、建搭域文化平台。以中原话语能否讲好“中原故事”为基本尺度,以中原话语能否影响“中原形象”为重要旨归,以河南发展能否转化为中原话语优势为判断标准来总结中原发展经验、概括中原建设之道、探索中原崛起规律、描绘中原出彩蓝图。推动学界学术自为、学理自觉、学识自主、学人自信、学说自豪,使“中原学”学术有高见、目标有高峰、队伍有高人、话语有高声、研究有高度、成果有高论,进而实现文化是高地。
四是研究重点要构建话语体系。建设中原学,让河南文化形成高地,重要的是其话语体系的建构。一个大学科的话语体系是该学科价值内核的表象形态,是其学术立场的秉持方式,是其学术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综合创新的实力彰显。因此,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中原学学科,恐怕至少应在政治的意蕴上、学术的支撑上、哲理的反思上、通识的表达上和现实的传播上,要有自身的建树能力和实际效果。
政治意蕴,就是在其话语体系的构建上,必须反映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方向。基于这个要求,中原学的研究必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下,让古老的文化中原学问在现代开放中国的学术百花园中绽放异彩。学理支撑,就是对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正根、正宗、正道的理论阐释,对中原作为古老华夏文明发祥地之核心文脉的学术梳理,对中原文化的思想之道在传承和光大上的逻辑论证,对中原文明在综合创新意蕴上的科学论说。就话语体系构建的共识和经验来看,话语体系的完整和强盛必须要有相对固定和成熟的概念、范畴、表述、理念和逻辑,甚至还应包括语义、语境等这些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在长期的文化进化中交流互鉴、良性互动,才能产生出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步、与趋势同向、与根脉同源的学理特征。因此,中原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就是要从推陈出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上与河南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上交融互促,展示中原文明的生命之源、奠定中原之路的论道之石、突显中原崛起的立论核心、体现中原出彩的文化高地。哲理反思,就是中原学的话语表征应反映时代发展趋势、体现中原文化态势、展示文明河南气势,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主体间性”的思维平等性,即与国家文化发展同源,与其他类型文化交流对话,用地域特色文化独有来完善主流文化繁荣之必需的且不可替代的中原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中原智慧、展示中原方案。通识表达,就是要让中原学的表述方式善于进行不同话语的转换,让河南以外的人也能在通识中弄懂、在通约中接受,在通融中增智、在通达中认同,为中原学“走出去”来构建融通域内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方言”变成“普通话”,让抽象变成现实化,让古老展现现代性。现实传播,就是要重视中原话语体系传播的技艺、平台、手段和方略。传播技艺要着重于建设载体,传播平台要着注于打造高地,传播手段要着实于媒介融和,传播方略要着力于顶层设计。(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专职校委、党组成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