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系列述评④:开放奋飞天地阔
开放,是决定发展命运的关键一招。2014年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河南视察指导工作,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勉励河南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2017年夏,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新时代新使命,党中央为河南全方位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标定了航向。
开放,张开了中原腾飞的翅膀。从经济全球化的旁观者、跟随者,到今天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河南挺身开放前沿,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更高水平的开放,是中原奋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过去40年,河南的巨大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河南正处于对外开放的最好时期,河南高水平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滞!
开放照亮河南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开放的河南大事频频:4月,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150多个国家政商界翘楚齐聚一堂为河南点赞;7月,河南代表团欧洲之行,每到一处都收获丰硕合作协议,“我们看好今后与河南的合作”;11月,国务院出台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新举措,明确支持郑州机场利用第五航权……
河南正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抢抓开放新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
回顾40年,河南开放的每一步都行稳致远。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从北到南,中国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此时的河南,亦坚定地迈出开放的脚步。
此前一年,香港艺吴有限公司在洛阳成立洛艺彩印中心,这是河南利用外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尽管投资额在今天看来已微不足道,但“港资占比多少?企业领导怎么设定?”等问题仍被多方斟酌、争论,最后一直到省委省政府“审慎研究”,项目才得以落地。与洛艺彩印同时期入豫的正大集团,投资200万美元在开封建厂,在当时被称为“天文数字”。
如今,我们对外资全面实行“负面清单”“国民待遇”,全省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1.2万家,在豫投资的世界500强达到127家;1990年河南进出口总值刚刚突破10亿美元,如今已突破700亿美元,跻身全国十强、中西部地区首位。
纵览风云40年,河南在开放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蕴藏着观念的更新、思路的跃升、发展的突破。
以开放“借力发展”——开放初期,尽管河南的引资额不大,但涵盖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等多个领域。在各条战线面临巨大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有效缓解了发展所需。
1991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第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对外开放工作摆到突出位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出现了外资企业入豫的热潮;1993年,河南设立了第一家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首家世界500强企业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中、日有关各方共同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以开放“带动发展”——1995年之后,河南开放进入新阶段,从开放带动战略,到开放带动主战略,再到“基本省策”,“全面提升、主动引领”,河南走过了近20年。
在开放中,河南依托“引进来”完善产业布局。不仅跨国公司入豫步伐加速,安玻、平高、许继等一大批省内企业充分利用外资,成长为行业内龙头企业、我省工业经济的支柱。
在开放中,河南大胆“走出去”发力全球市场。郑州永通钢铁、思念食品等企业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开启河南企业境外融资模式。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瑞贝卡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河南制造”尽显风流。
以开放“提升发展”——2014年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之后,河南开放风起帆张,进入提升发展阶段。
4年多来,河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优势更加凸显。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实现更高水平地扩大开放、更大力度地深化改革、更加全面地推进创新。加快实施航空、铁路国际国内“双枢纽”战略,奋力建设“空中、路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纵深推进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建设,为内陆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向高端化迈进。
此时再看中原大地,陆海空网通道更加畅达,战略枢纽建设不断提速,内陆开放平台日益完备,正在形成一个大开放格局下的“黄金枢纽”。
开放,使河南与世界互联互通、深度融合,企业在开放中蜕变,地方在开放中富强,个人在开放中受益,观念在开放中更新。
每一个河南人都能切身体会到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吃穿住行、健康养老、娱乐理财,中原百姓所有的消费内容都能“货比三家”,而这个“三家”,是放眼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光山县90后个体户杨彩彤的羽绒服产品销售没有淡季,冬季卖给北半球,夏季卖给南半球;许昌民营企业家赵改霞,从揣着中国地图跑市场,变成打开世界地图做买卖。
纵观40年,河南开放在多个维度实现跨越。
由偏重出口向“进、出”并重。从最初的单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到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全球高端生活消费品,一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一边“逼”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单纯“引进来”到“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2013年,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收购案例成为中美贸易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董事长万隆当年那句“一把杀猪刀,要杀出国际水平”成为河南企业家勇闯市场的见证。不仅双汇、宇通、郑煤机这些大企业全球化步伐在加快,淅减、国宇、隆丰等成长中的民企也通过投资并购国外优良资产成为全球市场的顶尖供应商和制造商。
从“招商引资”转为“引资、引技、引智、引产业”并举。不久前,河南接连举行了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和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两场盛会,一个大会“呼唤”天下英才,一个大会聚焦产业发展,两场盛会交相呼应,以人兴业,以业聚人。如今,制造业“全面放开”,医疗、卫生、教育、金融等领域的“负面清单”也越来越短,河南开放悄然实现从生产制造到服务领域的纵深扩展。
回望来路,河南已深度融入世界;展望未来,河南开放的力度将更大,融入世界的程度会更深。
开放是河南发展的必然选择
向内审视,我们会发现:仅靠自给自足的“自然生长”,河南无法实现跨越发展、赶超发展,更无法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格局。
向外环顾,我们会发现: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但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仍在继续,谁的定力足、眼光远,谁就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受益。
实践反复证明,谁能在开放中快人一步、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主动、率先发展。
主动作为,是贯穿河南开放历程的一条主线——
正如事物的发展历程是螺旋式上升一样,开放也并非敲锣打鼓、轻易而得,从“借力出海”到“买卖全球”,从腹地到前沿,河南人40年孜孜以求,在内陆开放新高地上不断探索。回望来路,当年的主动探索与抉择更有一番特殊意义与收获。
志不求易者成。2010年,富士康入豫,成为河南对外开放史上最大引资项目。“尽管是巨无霸,但一个‘两头在外’的代工企业,费大力气引进对河南有何意义?”当年有争议、有杂音、有困难,但河南的决策者没有犹豫。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富士康的引进激发了“雁阵效应”,河南才“无中生有”发展出电子信息、智能终端等产业,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直接带动30万人就业、间接带动100万人就业;进出口总值连年跃上多个台阶,在国家外贸大局分量越来越重;拉开了多个国家开放平台和载体集中落地河南的序幕。
事不避难者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建设更是主动作为的典范之作。综保区从申请到被批复,仅用100天,7个多月完成一期建设,1年封关运行,创造了“河南速度”。有了综保区,带来了“E贸易”,供应商来了,物流巨头们来了,郑州综合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顺利运行,“买卖全球”成为现实。
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河南将自身发展与全国大局紧密对接,将前行方向与时代趋势同频共振。“空港”“自创”“自贸”“城市群”,这些曾经似乎遥不可及的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擘划下,在河南干群的主动担当下,构建起了中原崛起的“四梁八柱”,支撑起了一个发展中大省的自信、底气与豪迈。
立足自身,是河南选择路径的清醒认识——
河南曾被称为中国的“十字路口”,以省会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圆覆盖我国3.5亿人口,700公里为半径的圆覆盖7.2亿人口,东联西进、北上南下,区位优势明显。但拥有“大动脉”的河南,一度只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穿境而过”的通道。
河南的开放,就是要让通道经济成长,让枢纽经济壮大。
区位优势因时而变。随着大陆国家公路、铁路等四通八达联运网络的兴起,国际贸易的主动权由“海权”国家向“陆权”国家转移之势明显。同时,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代表的航空货运异军突起,对经济带动作用更为显著。河南积极顺应“海权”贸易向“陆权”贸易转变的大趋势,接连布局:高速公路在中原大地交织成网,米字形高铁提升交通枢纽地位,敏锐地提出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在众多竞争者中摘获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铁公机海”联运网络更为畅通,以开放优势放大了区位优势、发展优势。
发展空间因势而变。瞄准建设接轨全球的航空物流中心的目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全速推进。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客货运稳居中部地区首位,航空港成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开放门户;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入驻郑州航空港,河南谋划打造境内外交通“双枢纽”;中欧班列(郑州)每周“八去八回”,铺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辐射全国、联通欧亚。
“连天接地”的河南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空间里。畅通动脉,伸向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为“陆上丝绸之路”输送不竭动力;筑梦蓝天,以“空中丝绸之路”绘出联通世界的绚丽图景。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河南取得成就的重要法宝——
改革需要开放。改革要在开放的大环境下进行,全方位的开放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有利于河南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仔细审视近年来河南在全国领先的改革举措,就会发现其与开放领域突出成绩有着高度的重叠。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开放的“排头兵”,也是改革的“试验田”。在河南,受到国务院肯定的“三十二证合一”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发源于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一年多来190项改革创新举措来自于三个片区和多家企业的开放实践,涉及投资贸易、金融、多式联运等多个重点领域。
开放倒逼改革。开放使我们“睁开双眼看世界”,看到了与外部的差距,让我们有了更紧迫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开放的重点就是改革的要点,开放推进到哪里,改革就同步推进到哪里。河南牢牢抓住“放管服”改革,仅仅对自贸试验区,就一次下放455项省级管理权限;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龙永图认为,河南创造了迄今最高效的监管服务模式之一,有效解决了政府管理和市场便利的双重难题。
开放就是改革。开放与改革内在统一,互融互存、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共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能。
空港经济为优势产业蓄能,跨境电商为贸易规则探路,“负面清单”“综合监管”打造了极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市场,吸引众多投资者投资河南。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入驻企业4.44万家,约占全省同期新注册企业数的10%。
河南一路走到今天,靠的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每一轮改革总是伴随着开放,而新一轮开放又总是推动着更深层次的改革。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河南要迈向未来,开放的步伐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在回看走过的路和远眺前行的路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洞察大势、做强优势,在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中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抬头看路,挑战就在眼前——
放眼全国,开放的节奏正在加快,前期开放带来的“先发优势”正在减弱。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国家先后批准了11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加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有12家,在制度创新上各有新招;各地竞相发力中欧班列,阿拉山口一度拥堵。
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比,河南还有不小的差距;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人口红利”消失,“工程师红利”还未显现……如何以开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创新?如何优化营商环境适应高水平开放?如何引进高端人才与先进理念?如何适应贸易规则进而引领规则?如何有效形成开放合力?
这一切,都要在开放实践中交出答卷。登高望远,任务已然明晰——
更高水平的开放,既包括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
拓领域,河南制造走向“高端”和“智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开放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提质量,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利用外资结构,提升豫企国际化运营水平;促改革,放宽市场投资准入,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
河南在开放中受益,也将为中国的开放不断作出新贡献。在开放之路上,河南长期处于跟随者角色,但随着诸多国家战略相继落地,河南在多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在跨境电商监管模式等个别领域甚至成为“领跑”,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跨境电商规则的制定。河南将更加重视河南倡议、河南标准、河南智慧等软实力的输出,慢慢适应规则制定者的角色。
河南因开放而崛起,也必须以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河南高水平开放路径清晰而明确——
提升通道优势。以更大力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密“陆上丝绸之路”,拓展“网上丝绸之路”,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并举,打造对外开放大通道,带动“东联西进”物流大通道快速拓展,让“一带一路”建设覆盖的维度更加广泛,拓展河南对外开放新空间。
提升平台优势。高质量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建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形成制度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开放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命门”,推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全面提升,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的新标识。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以优良营商环境赢得主动、取得优势,以政府的自我约束、自我革命换取市场活力,刀刃向内推动改革,真正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
高水平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进口优质消费品和优质服务业,为1亿多中原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扩大人文交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创造条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高质量发展创造长远条件。
高水平的开放,终究是“人”的开放。新一轮的开放大潮呼唤着亿万中原儿女勇于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永葆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惧风险的勇气,干字当头,拉高标杆,推动河南开放攀登新的高峰。
东汉,班超出洛阳从军,既而率36人重开丝绸之路;北宋,《清明上河图》里,满载货物的驼队,缓缓开进汴梁;今日之河南,空中航线横跨三大洲,“钢铁驼队”挺进欧洲腹地……河南与世界深深相融、紧密相连。
高水平开放之河南,必将奋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定有让世界共赢共享的新成就!(记者 芦瑞 赵振杰 丁新科)